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综合要闻

广西党史故事|百色起义——光照千秋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07-02 10:15

 

百色起义纪念馆外景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陈豪人、雷经天等同志成功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人民武装起义。百色起义胜利举行,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精神永远照耀我们前进。

 

奔赴广西,坐镇南宁

 

1929年3月广西爆发了蒋桂战争,由于俞作柏、李明瑞的倒戈,最终桂系失败,国民党南京政府任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为编遣特派员。俞作柏、李明瑞掌握广西军政大权,他们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中共中央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派年仅25岁的邓小平到广西做俞作柏、李明瑞的上层统战工作和负责广西的全盘工作。

 

7月,邓小平离开党中央驻地上海,化名为邓斌,公开身份是广西省政府秘书,来到南宁同俞作柏接洽。俞作柏、李明端很尊重邓小平这位年轻的中共中央代表,他们利用各种场合经常相互会见交谈。邓小平抓住机会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通过党组织和从多方渠道、途径及时了解到广西的基本情况,以一个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把俞作柏、李明瑞及其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带有民族革命色彩的广西新政权与国民党右派相区别,团结教育,争取其左派,与他们共筹反军阀救中国的大事。在南宁迅速开展兵运工作,将旧军队转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运筹帷幄  挺进右江

 

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感召下,广西各地尤其是左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形势对我党非常有利,创建革命根据地时不可待。邓小平把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对俞、李反蒋失败原因认真分析研判,果断见机行事。邓小平认为,只有将队伍拉到滇黔桂边的右江与中越边境的左江,到群众基础好的农村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站稳脚跟。

 

10月13日早晨,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一辆辆载满军火的汽车驶往南宁洋关码头。翌晨,邓小平率警卫部队和工作人员指挥满载着军械物资的船队,溯右江驶往百色,踏上这块红土地的第一步。

 

邓小平踏上右江第一步

 

 

打起红旗  百色起义

 

当时,广西省当局在百色设立了直属厅,百色厅直辖10多个县,是桂西区域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控制三省交通的枢纽,是连接滇黔桂边缘地带的中心城镇,为桂西重镇。

 

10月20日,邓小平率队伍在恩隆县(今田东县)平马镇与张云逸、韦拔群所率领的农军会合,雷经天以广西农民协会三南办事处主任的名义召开群众大会,欢迎革命队伍的到来。10月21日,队伍继续沿右江向西挺进,次日到达百色。10月23日,邓小平就在百色粤东会馆召开了部队党的领导成员会议,研究和分析当时形势,制定了今后的斗争策略和措施,会上作出4项决议,一是公开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动群众;二是整顿部队,主要进一步整顿党所掌握的正规部队,即广西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三是组织武装群众,并以军队力量协同武装群众,进行反霸斗争,消灭恶霸地主豪绅武装和土匪;四是继续清洗部队中的反革命分子,武力解决敢于破坏起义的反动部队。这4项决议的实施,稳妥地为百色起义铺平了通往成功的最后道路。

 

在工作中,邓小平清楚地意识到,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进驻右江地区的部队人员主要有两种成分组成:旧军队和农民。要把他们教育训练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成员,就必须加强部队中的党的建设,加强教育培训。百色起义前夕,邓小平要求每个连队都建立党支部,“支部建在连上”得到了落实,使党组织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10月28日前夕,邓小平又赶赴平马,领导和指挥了“10.28”恩隆暴动,消灭了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驻平马的驻军,毙敌10多人,俘敌3个连,缴获枪支300多支,正式打响了百色起义的第一枪,为百色起义的胜利扫清了道路。

 

11月初,正当邓小平、张云逸为武装起义做积极准备的时候,从上海汇报工作的龚饮冰回到百色,向大家传达党中央关于左右江武装起义的请示。中共中央十分关注着广西局势的发展,中央批准建立前委,前委共七人,即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李谦、韦拔群,雷经天、何世昌,邓小平为书记。

 

为了加紧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邓小平立即召开前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指示,中央原要求在十月革命纪念节那天举行起义,鉴于准备工作尚未充分,遂推迟到12月11日广州起义两周年那天举行。

 

文化宣传工作是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报刊是大造革命舆论的重要措施。在邓小平、张云逸的关心下,11月5日,中共广西前委在百色创办《右江日报》,张云逸题写的报头一直沿用至今。这份报纸以朴实清新的文字宣传革命道理,使“耕者有其田”“工农兵大联合”“打倒土豪劣绅”等道理深入人心。同时,还出版了《士兵之友》小册子,号召工农与士兵团结起来,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实行土地革命。同时,根据邓小平的意见,11月初,右江地区各县将农民协会改名为县革命委员会。至此,右江两岸连片的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

 

12月11日即广州起义两周年那一天,在百色举行了中国红军第七军成立大会上,宣布了军前委书记邓小平,军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参谋长龚鹤村的任职文件。次日下午,庆祝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在恩隆县平马镇北广场隆重举行,有数万群众参加。会上,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将右江苏维埃政府印章授予新当选的雷经天主席。至此,百色起义成功地举行了。

 

粤东会馆

 

人民群众庆祝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

 

 

彪炳史册  光照千秋

 

百色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以壮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英勇反击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它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地平线上树立起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旗帜,谱写了壮、汉、瑶等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篇章,在广西近代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据悉,红七军历时九个多月长途跋涉,转战3000多公里,经过大大小小战斗120多次,克服无数艰难险阻,部队由7000多人减少到2000人,终于在江西省于都县桥头镇与中央红军会合,并编入红三军团。红七军的后续部队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人民军队南征北战的一支劲旅。新中国成立后,有19位原红七军、红八军干部被授予将军军衔,其中大将1名、上将2名、中将4名、少将12名;还有省部级干部20余名。(百色市纪委监委  百色市委党史研究室  )

 

百色起义纪念碑

编辑:覃慧